close

  前日,廣州市紅十字會在廣州新塘華僑墓園舉辦追思會,悼念捐獻遺體的逝者。廣州市紅十字會、捐獻者家屬、遺體接收站工作人員以及醫學院學生代表等100多人參加了此次活動。追思會上,大家手持白菊,默默肅立在遺體捐獻者紀念碑前,深情緬懷那些為醫學事業無私奉獻的“無語良師”。
  六旬老人前來緬懷丈夫和兒子
  許多遺體捐獻者的家屬早早就來到公墓。他們中有的懷抱家屬的遺像,有的帶來了滿含深情的家書念給親人聽,還有的將親手做的紙花貼在親人的名字旁……一些醫學院的學生自發擦拭紀念碑,整理花束。
  年過六旬的李奶奶默默走到紀念碑前,蹲下身輕輕拂去紀念碑上的塵土。她每年清明前都要來這裡陪陪丈夫和兒子。
  十幾年前,李奶奶與丈夫一塊兒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。受父母的影響,李奶奶的兒子也加入了遺體捐獻志願者的隊伍。後來,李奶奶的老伴因病去世,兒子也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生命。提起往事,老人幾度哽咽,“雖然很悲痛,但我必須面對現實,學會堅強。人死不能復生,我要幫他們完成遺願。他們最後能作點兒貢獻,我也覺得很欣慰。”
  廣州共1448人報名志願捐獻遺體
  據廣州市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部長陳文耀介紹,2013年,廣州市共收到171人的志願捐獻遺體申請,實現捐獻56例,分別比2012年增加了16%、30%。截至2013年,全市已有1448人填寫了志願捐獻遺體的報名錶,312人實現了遺體捐獻,居全省首位。
  儘管遺體捐贈實現數均較往年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,為醫學教學事業發展和弘揚移風易俗的社會新風尚發揮了積極作用,但筆者瞭解到,廣州市醫學教育和研究中人體解剖學標本的緊缺現狀仍未改善。
  ■縱深
  平均每16名醫學生才有一位“無語良師”
  “無語良師”缺口大,專家呼籲建立遺體器官捐獻文化館
  據瞭解,2013年,廣州市4家“志願捐獻遺體登記接收站”共接收171名志願捐獻遺體者,但這對於本市醫學教育和研究所需的人體解剖學標本數來說,還遠遠不夠。以南方醫科大學為例,該校臨床醫學系現有學生300多名,平均每16個學生才有一位“大體老師”(捐獻遺體),而按照醫學院的教學大綱,應該每8—12名學生解剖一具遺體。
  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黨委書記鄭鑫表示,廣州市的捐獻數量與其他城市相比並不算少,但由於醫學院校集中,醫學教育所需遺體缺口十分龐大。他表示,去年南方醫科大學志願捐獻遺體登記接收站實現遺體捐贈僅21例。若以臨床解剖學課程要求每年需要六七十具的標準計算,去年接收的捐贈遺體數目連標準的1/3都還未達到,“解剖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醫學基礎課,現在的醫學生就是未來的醫生,尤其是需要給病人做手術的外科醫生,如果不瞭解人體結構,根本當不了醫生。因此,遺體捐獻的意義非常重大。”
  非廣州戶籍捐獻者少
  由於遺體的保存技術要求高,目前只有廣州、湛江、汕頭等擁有醫學院的城市設有遺體接收點。這就意味著廣州周邊城市有人選擇捐獻,也只能把遺體運到廣州來。
  但是,目前《廣州市志願捐獻遺體管理暫行辦法》中僅對“廣州市居民”和“在本市死亡的外地公民”進行了規定,對其他志願捐獻遺體情況並沒有詳細說明。而接收遺體時又必須辦理當地民政部門的手續等,所以不太方便接收外地的捐贈者。由於這個原因,有些非廣州籍捐獻者只能放棄捐獻意願。
  事實也證明,廣州至今接收的312具捐獻遺體,基本上都是廣州市居民。
  遺體捐獻後骨灰難留
  對於遺體捐獻後可否保留骨灰的問題,廣州市紅十字會的一位工作人員稱,一般情況下,捐獻者的遺體要採取集體火化的形式,如個別家屬要求保留骨灰,具體操作上會比較困難。
  而且,我國遺體捐獻還沒有統一的全國性法規,只有一些相繼出台的地方性法規或管理條例。而在這些規章中,對接收遺體後的使用、管理等諸多方面缺乏詳細明確的責任規定。
  此外,我國並沒有一個主管捐獻者信息的部門。遺體被用作什麼用途?被安置在什麼地方?使用完畢後有沒有妥善處置等問題?都是捐獻人家屬所不知道的。
  在追思會現場,其中一位捐贈者家屬向記者表示,捐獻之後就不清楚遺體的最終歸宿,真的很難接受。她建議“把剩餘的骨灰交給家屬,至少能給家人留一個念想”。
  有專家表示,遺體接收站要增強主動服務意識,上門服務,減輕遺體捐獻者家人或親屬的負擔。並建議廣州建立遺體器官捐獻文化館,通過文字、圖片、繪畫等載體,介紹遺體器官捐獻的文化和理念,並從法律、哲學等層面解讀國外及國內的捐贈政策以及國內捐獻流程,從而彰顯博愛奉獻精神。
  南方日報記者 曹斯
  實習生 張茵
  通訊員 馬秀麗  (原標題:無語良師:生命在奉獻中延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f12dfroq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